择业,又一次成长
- 发布日期:2020-04-15
- 浏览次数:491
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季,有些特殊。不仅因为招聘从线下转向“云端”,也因为抗击疫情中,那些坚强的力量、那些责任与担当,已在每位毕业生的心中留下印记,激发他们思考人生的价值、职业的选择。
面对疫情,严峻的考验中,广大毕业生不仅看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也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勇敢逆行、社区干部的辛劳坚守,以及公安干警、环卫工人、运输人员、老师、外卖员、志愿者等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上众多普通人的日夜兼程、竭尽所能。于广大毕业生来说,这既是一堂有关生命、医学的公开课,也是一堂关于职业选择、岗位责任的公开课。
在无数医生的身后,传来这样的声音,“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在无数战士的身后,传来这样的声音,“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无数科学家的身后,传来这样的声音,“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服务”……这是对职业选择的深刻诠释,更是坚守选择后的无畏誓言。
曾有一个古老的寓言:一个过路人问3个正在凿石的石匠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眼中闪着光,“我在建筑一座大楼。”寓言诠释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职业本无高下,其高尚与平凡,只取决于不同的价值选择,当你热爱并坚持,它就会崇高而伟大。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毕业典礼上设置特别的仪式:典礼现场,为选择去西部、军队、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单独辟出一块区域就座,接受来自全体师生的掌声与敬意。
这些年轻人是有理由接受同龄人的敬意的,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拿优厚的待遇、过安逸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将双脚扎根于泥土、将青春奉献给基层,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他们职业选择的标尺,不是“物质富有”,而是“精神富足”,不是“我能得到什么”而是“我能给予什么”。
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是近年来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印证。
我们看到,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倡导更为理性的就业观、择业观,认识到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每一场青春都应该闪亮。传统择业观念里的条条框框,如将学历和就业画等号、以岗位光鲜论成功,正逐步被打破。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摆脱世俗的偏见,在选择中,自我打量、自我激励、自我成长。他们听从内心的召唤,对职业有理性的规划,成就了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骄傲。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就业选择至为关键,也见证着广大青年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成长。我们相信,见证了抗疫中那些诠释选择、责任与坚守的人与事,今年毕业生的内心会更加从容坚定,他们的成人礼,也会更增添几分厚重的力量。(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