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从互联互通到携手发展

跨区合作是缩小区域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两年,教育的跨区合作成为一个热点,主要包括校长教师跨区流动、跨区联合教研、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及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等内容。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跨区合作是缩小区域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着力破解组织管理、资源共享、监督评价等方面的障碍,以提升跨区域合作的效益。在实践中,基层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跨区合作也从最初的互联互通逐渐走向了携手发展阶段。

做好顶层设计 完善配套政策

以上海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简称“携手计划”)为例。2017年,上海市在总结郊区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携手计划”,包括郊区学校精准委托管理和城乡学校互助成长项目两个核心内容。在推进该计划过程中,特别重视市级层面统筹协调,以受援方(即郊区)为主体推进实施,健全不同区县学校共同进步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过程管理,提升工作效益。

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区县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制度。一方面,由市教委安排相应的经费,保障委托管理、项目合作、教师流动、学校建设运行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强调人才保障,在教师编制、职称评定、专业成长、绩效工资总量统筹安排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激发中心城区和郊区的积极性。同时,实施对区县合作的监督考核,将跨区项目列入各区教育工作评价指标和综合督政范围。

郊区教育局负责发动本区内中小学查找在课堂教学效益、学校管理效能、特色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联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基于核心问题的具体实施项目。

中心城区教育局根据郊区学校提出的项目需求,充分挖掘本区优质教育资源,遴选有成熟经验和品牌特色的学校、专业机构。同时,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

以“携手计划”为代表的跨区合作,充分发挥了中西城区的办学经验和优势,有效提升了教育薄弱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搭建多样平台 丰富合作类型

丰富的合作类型有助于扩大跨区教育交流的范围与效果。在平等协商、需求对接的基础上,开发多样化的合作项目和交流内容,探索形成区县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办学理念方面,跨区合作的重要目的就是将先进区县的办学理念传递至薄弱区县。借助与中心城区的合作,上海远郊崇明区新城幼儿园将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快乐玩、有效学”的办园理念与课程模式整体引入,设置了相应的科学探究室、思维电脑室等专用活动室。崇明江帆小学引入静安一师附小“愉快教育”的办学理念,推动本校实施素质教育。

师资流动方面,以集团化办学为重要推手,跨区分享优秀教师团队的经验,构建成员校骨干教师柔性流动“蓄水池”,实现优质资源在集团内部的跨区跨校流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在上海市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建立基础教育高端人才流动制度,实施新晋特级校长、特级教师赴郊区学校任职任教制度,扶持郊区农村学校发展。

师资培养方面,中心城区对郊区新校教师进行跨区浸润式培养。崇明区教育局聘请黄浦区资深教研员指导本区青年教研员,2017年共有两批17位青年教研员赴黄浦跟岗培训。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的所有教师必须在城区实验学校学习半年以上,才能正式教学。还有的城区学校每两周派一位优秀教师到郊区校,为青年教师授课评课,同时借助网络直播形式进行联合教研活动。

异地联合联动 拓宽教育视野

构建跨区联合体,是区县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

教育研究联合体。针对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长三角地区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立区域联盟,三省一市有关教育部门得以分享彼此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形成区域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有效机制,构建“长三角德育一体化”教育共同体。

同时,成立长三角地区成立教育协作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协调机构,与三省一市教育部门进行对口协调沟通。借助这一机构,长三角内部得以各司其职、取长补短,共享教育成果。该机构还为区域教育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包括教育协作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建设教育资源数据库及教育协作发展决策服务平台等。

教育督导联合体。2013年起,上海市开始推进区县教育督导划片联合体的整体合作机制。全市16个区按照“中心城区+郊区”的组合方式被划分为4个督导联合体,每个联合体包括4个区,以教育督导联合体为活动单元,开展教育督导论坛、互访学习考察、互派督学参加本区督导工作等,探索创新形势下区县教育督导部门的联动机制研究。

比如,虹口区教育督导室领衔的上海市教育督导第二联合体开展“关于跨区县教育督导联合体运行机制、合作模式的研究”课题,探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联合体以文本形式确定基本组织框架和日常运行机制,设计联合体组织合作交流的具体内容,商定共建联合体的渠道和平台,形成各区督导负责人定期活动机制。联合体实现了区县教育督导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实践中,联合体根据跨区合作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设置相应的考察指标,建立起适用于教育合作不同阶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后续工作,降低合作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在此基础上,实行“捆绑式”、一体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教育合作成效作为考核指标,建立起共同的绩效激励机制。督导过程中,强化对参与主体合作态度和行为的考核,淡化合作项目的数量等“摊指标”方面的考核。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02日第3版  版名:区域周刊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全国改薄办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中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下一篇: 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Baidu
map